江南注册的前身——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脑系)创办于1980年,华侨大学是福建省最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1978年底,华侨大学开始筹备创办计算站。1979年,计算站正式建设成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脑系)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1980-1982年,电脑系隶属于数学系软件专业并开始招生。1982年,正式创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方便海外招生,对外称“电脑系”,为华侨大学复办后成立比较早的院系之一。2000年,电脑系与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三系合一,组建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电脑系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独立出来,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于1994年获得福建省首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被确定为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学院目前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人工智能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和基础教学部五个系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5个本科专业。2017年8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IEET专业认证。2019年1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1月,软件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安全专业入选2021年福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软件工程学术学位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5‰。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名,专任教师80名,教授15名,副教授34名。学院重视师资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有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4人;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1人,福建青年科技奖1人。
学院入选“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培育单位,拥有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网络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室等本科教学实验室,拥有“大数据智能与安全”福建省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海洋监测物联网实验室、福建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福建省离散型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省级学科平台,建成以“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厦门市重点实验室、“数据安全与区块链技术”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互操作与商务智能”厦门市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的市级学科平台。近5年来(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承担包括16项国家级项目在内的纵向项目105项,纵向项目总经费约3000万元;承担横向项目近200项,横向到款近3800万;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63项。2021年至今,以第一单位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以及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21人,其中境外生379人,硕士研究生336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105人。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教学环境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院现建有12个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基地,积极倡导和实施“导师制”“预就业”等人才培养模式。近两年,学院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ICPC、CCPC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福建省软件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成绩优异,获得包含第45届ICPC(亚洲区总决赛)金奖在内的多项荣誉。